【实用】中学作文三篇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学作文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学作文 篇1
对于竺可桢,想来大家一定不陌生,他是我国卓越的科学家和教育家,当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和气象学家,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上学期的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老师带领我们一<7>班和一<8>班同学参观了竺可桢故居。绕过一栋栋颇具风俗的民居,我终于见到了它“本尊”。那是一座普通的粉墙黛瓦的小屋,那里的一切都使我感到无比的新奇与激动,我不禁忘我的观赏起来。
竺可桢的故居是分为两层的。每一个房间都独有韵味。首先,走进大厅,墙上布满了许多他的作品,照片……我望着那些作品,在老师的讲解下,我好像进入了另一个世界……
“哎,快点,想不想去前面了啊?”同学的提醒声将我从那个世界中生生的扯了出来。紧接着,我便随着队伍,走进了靠左的房间。进去之后发现——有一个地方被人群围得“水泄不通”。好奇心驱使我走进那里,在穿过一道道“人墙”后,我惊叹不已。是竺可桢爷爷的铜头像!不一会儿,我便注意到了铜头像前,一块金灿灿的铭牌,上面用端正的楷书写着竺可桢爷爷的处事原则——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和他的做人原则——排万难冒百死以求真知。看着这两句简简单单的话语,心中便油然生出一股无名的敬佩。
随后,我又上了楼梯。参观了竺可桢爷爷休息,学习的房间。先说说他的卧室吧!一床整齐的麻丝被,一个粗糙的花布枕。就这么简单,这么朴素,便是他卧室内的全部陈设。再说说他的书房吧!其实他一共有2个书房,一个在楼下,一个在楼上。总之,都是一样的家具,一样的摆放。走进那里,映入眼帘的便是一个在不算大的房间内盘踞着大位置的书桌和书柜。书桌上放着两本书和一个火红的蜡烛,时隔已久,却依旧如此鲜红明亮,宛如……书柜上则是摆放有序的一叠叠书。从长到短,从厚到薄,一切都是那么井然有序,令人心旷神怡!
在老师的一声“集合”中,我恋恋不舍的用手摩挲这那个铜头像,说了声“再见”,便离去了,回校的途中,我不只一次回头望了那个方向。我感慨良多,思绪万千:竺可桢爷爷一生撰写了近160篇科普文章(包括发表和不发表的)是我国科普文化的开拓者和先行者!他为人类做出了多么伟大的贡献啊!还记得小时,妈妈告诉我竺可桢爷爷一丝不苟,实事求是,勤奋好学,坚持不懈的态度和永不放弃的伟大毅力……
中学作文 篇2
坐在考场里,蓦然意识到,初三已经成了过去时。
想想,初三其实挺快乐的。
每天放学后,空荡的教室里,下午六点钟的总会透过西面的窗子洒满三张认真而稚嫩的脸庞。坐在我的座位上向右扭头,就会看到他俩弯着腰认真做题的样子;向左扭头,就会看到远方的夕阳还在焕发着她那洒向人间的缥缈的色彩,就像每个人不可预知的。
回家的路上,有一棵不知名的大树。的时候,它就会长出很多很多的叶子,郁郁葱
葱。在里面住着的小鸟,我们三个都数不完,只是每天都能听见他们“叽叽喳喳”自在地叫个不停。每次放学经过的时候,我们都会以谁摘下来的叶子最多来比试谁跳得最高,而每回都是郭蛋儿输得最惨,然后我和二宝就会摸着他的头,讥笑地说:“小鬼还是没有长高呀!”
日子仿佛就这样一天天在做题、奔跑与欢笑中嘀嗒流淌,三个学习上最好的对手和平日最好的即将走到三年的尽头。凡事都会有了断,在不知不觉中,逃往过去的路也被淹没了。
几天前的傍晚,在复习完了列的几个重点题目之后,二宝和郭儿跑上楼找我说想要去学校的操场上转转。操场上显得很冷清。郭儿向我们俩提问老师再三嘱咐的重点,和二宝坐在单杠上胡乱回答。之后我们一次次地努力把球投人篮框;然后尽情地跑,尽情地笑,直到夕阳放弃了抵抗,直到星光满天。
每个人都以各种方式、各种理由踏上了各自的旅途,只是故事里的每一个人,都能像小时候一样,倔强地奔向自己的梦想。
伴随着,一切的故事最终成为每一个人的记忆,就像夜空滑过的星子……
中学作文 篇3
昨天,断断续续大概花了一天的时间,读完了胡塞尼的《追风筝的人》。现在想来,这本书真是不错,想起来总感觉回味无穷。这本书以阿富汗战争为背景,讲述了两个小时候的玩伴之间长达十几年的故事。我不想去评说书中关于阿富汗战争的描写。当然,凡是战争,受苦的总是老百姓。我也不想就作者对阿富汗战争的痛斥和鞭挞作出什么评论,虽然书中有意无意地揭示了阿富汗战争的黑暗和罪恶。我想评论的是书中关于人性善恶以及人心转变的描写,这也是这本书对我启发最深的一处。
在《追风筝的人》这本书中,作者以两个小时候的玩伴长达十几年的爱恨纠缠为线索,将一个长达十几年的故事写得感人至深,带有极强烈的西方叙事风格。两个小孩子本来都是天真无邪的年龄,可是由于主仆地位的不同,由于家庭教育的不同,处于主人地位的阿米尔和身为仆人的哈桑却处处表现出爱恨纠缠的一面。本是无忧无虑的年龄,却由于阿米尔父亲过分宠爱哈桑,加上阿米尔处处不如哈桑强悍,时时需要哈桑的保护,阿米尔便对哈桑产生了嫉妒之情,忌恨之意。这时候,小孩子的嫉妒便产生了,而且是从内心的深处产生的.,因为阿米尔总是担心哈桑分割了自己的父爱,分割了自己独一无二的父亲。这是小孩子的恨,这也是小孩子的爱。
到后来,在追风筝的时候,发生了一些不幸的事情,以致于两个小孩子内心产生了隔阂,特别是阿米尔对哈桑。到最后,阿米尔抛弃了友情,到了 不敢与哈桑见面的无以复加的地位,甚至故意陷害哈桑,以求父亲赶哈桑离开。而哈桑,作为一个身份地下的仆人,作为一个视阿米尔为最好朋友的孩子,作为一个“爱你,千千万万遍”的朋友,他妥协了,他接受最好朋友对自己的诬陷,他承受了友情一次次对自己的伤害。
人性的善恶到此,似乎有了一个很明确的答案。到此为止,看起来阿米尔代表着恶,哈桑代表着善。其实不然,后文延续了这个未完的故事。时隔十几年,两位小时候的玩伴从未见过面。而由于种种原因,哈桑去世了,而阿米尔冒着千万危险找到了哈桑的遗子,并将其带到美国自己的家中,当作自己的儿子收养。慢慢地,阿米尔将对哈桑的愧疚和自身的悔恨,都化作爱,用在了哈桑孩子的身上。故事到此,全书结束,这是一个比较圆满的结局。哈桑走了,阿米尔无法来消除自己对哈桑犯下的过错,但却将一切的不好转化为爱,这是哈桑最想看到的局面,也是阿米尔自身的赎罪,更是他重新走上好人之路的开始。
人心无常,实事无感,不论是性善论,还是性恶论,我们都不能任由内心自由自在的发展。不论之前对错与否,不论生命以何种方式结束,我们都应该有一颗向善的心,我们都应该让自己的心走向光明,走向善良,走向正道。只要心存善念,放下屠刀,立地成佛!